原发性巨快型肝癌6次介入治疗失败后重新接受四效合一中药治疗取得疗效1例
患者张某某、男、72岁,辽宁省兴城市某政府机关退休干部。2001年4月13日,该患者以“全身无力、食欲减退2年,肝区疼痛8天”为主诉来诊。
该患者于2年前自觉无明确诱因而出现全身无力,严重时休息后只能稍微缓解,尤其以双下肢无力更为显著,同时伴有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腹胀,自以为是年老体弱而没有到医院接受诊治。2000年5月8日,自觉右季肋部出现隐痛,呈阵发性、自行缓解。5月12日疼痛加重,到当地市医院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肝右叶占位性病变。5月14日CT检查再次提示肝硬化、肝癌不除外。5月15日,患者到北京万杰医院、北医大附属第三医院经过全面检查确定诊断为:1、慢性乙型肝炎;2、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原发性肝细胞癌晚期(肝右叶肿瘤12.0x8.9厘米)。5月16日,患者在北医三院接受第一次介入治疗。在以后近1年的时间里,患者在北医三院先后6次接受介入治疗,肝功能损害近一步加重,频繁的发烧、恶心、呕吐,厌食极为严重,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服用许多的中药、西药,但是都没有较为明显的效果。2001年4月13日,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诊。
即往:慢性乙肝病史不详,糖尿病(2型)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30年。
查:体温38.6度、脉搏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0/70mmHg。神志清,精神萎靡,肝病面容、巩膜黄染。舌苔黄腻、舌质暗红、有齿痕,肝掌(+),双手无震颤。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未见明显充盈及返流。肝大右肋下约3厘米,质硬、边缘钝,有明显触痛。脾大肋下约2厘米,质中等、边缘钝、无触痛。移动性浊音(-)性,肠鸣音较弱。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1、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 2、肝功能:ALT 324u/L、AST 142u/LGGT128.2u/L、TBIL 65.0umol/L、DBIL44.2umol/L。3、腹部CT提示:肝硬化、脾大、肝内巨大占位性病变。4、胸片提示:肺内转移癌。
临床诊断:1、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2、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静脉高压症、脾大;4、原发性肝癌(巨块型)晚期;5、肺转移癌;6、糖尿病、2型;7、原发性高血压。
2001年4月13日患者开始接受单纯应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治疗。连续服药3天,患者乏力症状减轻,连续服药7天后,所有的症状全部消失。连续服药2周后,患者自己下楼散步1公里,身体无任何不适。食欲明显增加,每餐可进食1碗大米饭(该患者自发病开始,已经是一年没有吃大米饭了),另外每天加服半斤牛奶,半斤豆浆。连续服药4周后,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当中国《当代护士》杂志社记者获悉这一惊奇效果而来采访这位老人时(采访内容见2001年“当代护士”杂志第8期),在全屋内5个人当中竟找不到哪位是肝癌晚期患者。这位老人红光满面,容光焕发,他激动的告诉记者:“李大夫和池大夫的药,简直就是神药”!该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仅仅服药4周后,就自行停止治疗。于停药后7个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