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癌、肝硬化治疗创新性解决方案技术平台
医疗技术成果全球分享平台

咨询热线
010-63715455

报纸刊登的选编患者病历资料

【病案编号:2001061901】患者冀某某、男、38岁,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人,建筑工程技师。有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家族史。2000年春季开始出现腹胀、全身无力伴有肝区疼痛。曾经在北京地坛医院、北京302医院反复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呈进行性加重。到了2001年2月在北京302医院住院治疗近4个月,肝脏超声波和CT检查后,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脾大、脾功能亢进。因为病情没有明显的好转,经过朋友介绍找到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经过32周精心的治疗以后,再到北京302医院复查肝脏CT,肝硬化和食管静脉曲张等CT改变,已经是全部消失,HBV-DNA转阴【无复发】,肝功能全部正常。
【病案编号:2001101701】患者庞某某、男、36岁,河北省蔚县、西和营镇人、下岗职工。2001年10月17日以“面色晦暗6个月,重度乏力伴肝区疼痛1个月”为主诉来诊。患者曾在半月前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于北京解放军302医院。10月9日住院时行腹部CT检查发现,在肝右叶后段可见大片不归则异常密度影,占据肝右叶后段大部范围。CT诊断提示:1、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95.57mm X 83.61mm);2、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3、肝硬化、脾大 ,胃底静脉曲张。住院治疗半个月,病情无好转。2001年10月17日开始应用 “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次服用胶囊5粒,每日3次。连续服药3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重度乏力和肝区疼痛明显减轻,食欲明显增加,连续服药30天后,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服药3个月后,2002年1月12日在当地蔚县人民医院复查,CT检查提示:肝右叶后段巨大肿瘤缩至55mm X 55mm。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近10公斤。
【病案编号:2002071803】患者武某某、女、50岁,河北省藁城市兴安镇、菖德村人,农民。2002年7月1日患者以:慢性乙肝肝硬化,伴有重度乏力、大量腹水、贫血、上消化道出血,下肢瘫痪等症状再次就诊于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入院后经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1、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静脉高压症、腹水(大量)、脾功能亢进,4、上消化道出血,5肝性脊髓病。该院接治患者后,立即给予:输注新鲜血浆、全血、白蛋白多次,静注速尿每日60毫克,同时给予保肝、抗感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等对症治疗,但是病情毫无缓解。在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第18天出现双下肢瘫痪。医院建议患者出院,出院前给予放腹水3000毫升,同时给予60毫克速尿静脉注射后出院。2001年7月18日李文侠医师接到这位患者后,立即给予“四效合一”的中药方剂口服,每天3次。第5天开始给予输注白蛋白共20克,速尿60毫克。当腹水减少、下肢浮肿减轻第10天后,回家继续使用以“四效合一”的中药方剂为主的综合治疗。20天后腹水和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可以扶墙在地下行走。治疗40天后,腹水和浮肿消失,已无下肢瘫痪,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连续服药8个月后,李文侠医师亲自到患者家中随访,除下肢活动稍有影响外,所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正常,患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近10公斤,和治疗初期相比,判若两人。
【病案编号:2002110702】患者孙和【该患者和我们签订过协议,可以把他的真实姓名公开】、男、39岁,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乡叶营村(原村支部书记)人。9年前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1999年病情加重并出现中等量腹水,当时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6个月前,病情加重,出现重度乏力,食欲明显减退,腹大如鼓(超大量腹水所至)伴全身高度浮肿,走路困难。到当地滦平县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石家庄河北歧黄肝病研究所等处诊治,均被告知属于肝硬化晚期,门静脉高压症伴有顽固性腹水、腹膜炎,无有效药物治疗而不予收治。患者此时已是超大量腹水,腹围已经达155cm。患者及家属在打听到当地的一位晚期肝硬化患者曾经在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所开办的研究所接受治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抱一线生机前来寻求新的治疗方法。首先给予患者“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次服用胶囊6粒,每日3次,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每日10克(共50克),第6天放腹水1500毫升,同时腹腔内注射药物,静脉滴注利尿药,24小时利尿量:白天为5500毫升,夜间为3500毫升,利尿加放腹水总计10500毫升。这些腹水排出后患者于第2天无任何不良反应,食欲好,自觉腹胀、乏力明显减轻,夜间可以平卧入睡,但仍然是腹大如鼓。第7天后,继续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口服“四效合一”中药方剂,连续治疗4周,患者自觉精力充沛、全身有力,腹水已经全部消失。连续治疗52周后停止治疗。患者在北京务工至今已经是第9个年头了。 【病案编号:02111301】2002年11月13日:患者梁某某、男、19岁,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人,天津市某大学学生。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19年,系垂直传播感染引起。3年前出现全身无力,运动时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伴有齿龈出血。当时因为没有注意而未给予治疗。6个月前全身无力症状加重并出现恶心、但无呕吐,食欲减退。2月前因感冒发烧,食欲减退症状更加明显,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少了10公斤。1个月前,因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腹水而被迫辍学。曾先后在北京地坛医院、沈阳市传染病医院和本溪市传染病医院经检查诊断为:1、慢性肝炎、乙型、活动性;2、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腹水。先后在上述几家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不满意,几家医院的医生告诉患者家属:这种病无法治愈,经过治疗后只能缓解。
给予“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每日3次口服治疗。患者连续服药3天,自觉腹胀、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明显增加伴有饥饿感,面色开始出现红润,服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连续用药3周,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用药4周,复查: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乏力、腹胀、食欲减退、齿龈出血等症状全部消失。患者面色红润,食欲明显增加,体重基本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患者连续用药5周,于12月19日在当地医院复查B超,与11月3日B超结果相比较:散在小结节样低回声影像已经消失,门静脉主干内径由14mm回缩到13mm,脾厚度由52mm回缩到49mm。患者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于2003年2月21日到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再次复查彩超:肝被膜“锯齿”样和肝内“结节”样改变再也未出现,脾厚度由最早的52mm回缩到42.5mm,脾静脉回缩到6.5mm,彻底打破了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可逆转、不可以治愈”的神话。
备 案 号:京ICP备12047638号-3

技术支持:网富-网络效果营销机构

李文侠,池艳君 出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