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癌、肝硬化治疗创新性解决方案技术平台
医疗技术成果全球分享平台

咨询热线
010-63715455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最隐秘的杀手

说到慢性乙肝,几乎没有人会陌生这个名词,但是真正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慢性乙肝?所谓的“携带者”里面隐藏着大量的慢性乙肝患者这个可怕事实,恐怕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我们经常遇到来我们这里看病的肝病患者,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慢性乙肝、或者是“携带者”引起的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但就是这样的患者,其中的大部分在当地医院以往就医、检查的时候,却往往被告知:你不需要治疗。医生告诉“携带者”的理由是:你的肝功能都在正常范围,所以不需要治疗,有的医生甚至这样告诉“携带者”(其实是真正的慢性乙肝):你们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用管他,没有事。

事情如果真的如这些医生说的那样就好了!很多这样的“携带者”,当身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时候,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患者说:你怎么不早点来?你现在已经是肝硬化了,也有的已经是肝癌、甚至是肝癌晚期了。

北京海淀区一位某文工团团长,1989年在某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属于“携带者”并不需要治疗。2000年某天早晨起床突然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护车接到医院进行抢救才得以保住性命。系统的检查结果出来后被确定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晚期。在以后持续不断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却是越来越重,由晚期进入到终末期,反复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当他找到我进行治疗后,病情曾经一度好转,肝功能也在进行性恢复,顽固性腹水也全部消失。后来却因为发生肺和胸膜的恶性疾病而失去了最后的挽救机会。

北京首都机场附近有兄弟二人,都是“携带者”,兄弟二人都被告知是“携带者”不需要治疗。十几年过后,当弟弟发觉自己身体严重不适到某著名三甲医院做CT检查,发现已经是肝癌晚期。哥哥因为也是“携带者”害怕自己也会出问题,于是接着也做了CT检查,竟然也是肝癌晚期(大于5公分,小于6公分,这位哥哥因为还没有发生肝外转移,本来还有治愈的非常大的可能性,却因为盲目的相信了本不该相信的,错误的肿瘤治疗技术,也最终导致死亡)。

由此可见“携带者”这个有待于进一步商榷和调整的“科学”的定义,在“不需要治疗”的错误引导下,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携带者”即真正的慢性乙肝患者,悄然进入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患者人群当中来。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我们一定要奋力去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记得田老(中国乙肝泰斗田庚善教授)曾经和我说;2008年亚太国际肝病会议上,国内外肝病专家共识:有乙肝病毒携带的男性ALT(谷丙转氨酶)不应该大于30U/L,女性ALT(谷丙转氨酶)不应该大于19U/L,如果大于这样数值的“携带者”,虽然说肝功能“正常”,其实有高达80%-85%的“携带者”是真正的慢性乙肝患者,他们必须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我在后来的学术杂志上也看到了这方面的报道。

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都无法有效的治疗这类慢性乙肝,因此我们的很多的医生,无法准确的告知这样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需要什么样的治疗。

在国家没有出台新的“携带者”里面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标准,大医院的专家们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作为患者应该学习和掌握自查、自救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帮助到这些朋友们,在这里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大家。

在被医院判断为“携带者”并且被告知不需要治疗的情况下,这类人群应该每间隔半年(最多不可超过一年),进行一次:血甲胎蛋白、岩藻糖苷酶检查(年龄40岁以上的,最好做肿瘤系列检查),肝纤维四项检查、肝功能检查、肝脏彩超检查。如果发现有异常变化,肝功能检查ALT超过上述标准,脾脏进行性增厚,肝纤维四项检查里面的透明质酸超出正常值,甚至是甲胎蛋白出现明显的增高,影像检查却没有发现肿瘤,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诊治,绝不可以拖到无法治愈的地步再去治疗!被怀疑有肝癌可能性的时候,最好不要做穿刺活检,因为这样的检查方法弊大于利,极有可能造成肿瘤加速转移和扩散!

有关于慢性乙肝的诊断和治疗误区问题,请在网上搜索我以前写的文章《走出慢性乙肝的误区》,希望也相信对“携带者”会有帮助。

北京凭善堂疑难病医学研究所
原北京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
李文侠 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备 案 号:京ICP备12047638号-3

技术支持:网富-网络效果营销机构

李文侠,池艳君 出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