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肝脏疾病治疗大事记(截止到2006年以前的上传病例)
肝病治疗大事记(截止到2006年以前上传的病历资料)
北京华泰康宁中医药(肝病}研究所
【病案编号:99100701】患者张某某、男,48岁,辽宁省兴城市南新庄人,个体建筑承包商。以“乏力、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疼痛2个月”前来求治。既往有大量的饮酒史20多年,平均每天饮烈性白酒500-600毫升。肝功能:ALT164u/L、AST 240u/L、GGT 1150u/L、ALP 278u/L;肝脏B超检查提示:酒精中毒性肝硬化、脾大。1999年10月7日开始接受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独创的、后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的“四效合一”中药方剂。连续服药3天,症状明显的缓解,连续服药2周,所有的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肝功能:除GGT由治疗前的1150u/L下降到225u/L以外,其他的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连续服药24周,肝功能全部正常,肝脏B超检查,肝硬化的影像学改变,全部消失。
【病案编号:00102402】患者裴某某,女、34岁,辽宁省兴城市南关街人,2000年8月30日因“头晕、乏力,上腹部不适”,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经剖腹探查,确定诊断为: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伴有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因为无法手术,只能够逐层缝合后关腹。术后第8天,在医院医生的劝说下出院回家。术后第22天出现大量的腹水,脾脏增大至肋下8cm。经当地的市医院给予放腹水、利尿、输注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后,腹水虽然可以呈一过性减少,但随后腹水的生成速度却非常快。2000年10月24日开始接受李文侠、池艳君具有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四效合一”中药方剂为主的综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复查肝脏B超:腹水全部消失,脾脏缩小到肋下4cm肝功能恢复正常。《当代护士》杂志社记者冯蓉闻讯前来采访的时候,患者面色红润,身体硬朗,正在外面和妹妹一起学习骑自行车呢。
【病案编号:01012801】患者方某,男、45岁,辽宁省兴城市某军工厂工人。该患者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脏功能亢进、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连续服药3天后,乏力、腹胀明显减轻,食欲增加,连续服药7天后,症状全部消失,腹水明显减少,服药2周,腹水全部消失。肝功能出ALT还略有升高外,其他的检查项目全部正常。连续服药4周,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体重增加了5公斤。
【病案编号:01031202】患者张某某,男、58岁,辽宁省兴城市东辛庄镇人,村干部。2001年2月1日,因为酒精性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而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经过急救治疗后,于3月6日在医院医生的劝导下自动出院,出院时的肝功能:白蛋白低于正常值【32克】,血红蛋白【血色素】仅仅为3.5克/L,尿蛋白(2+),乏力和腹胀、头晕等症状仍然明显存在。单纯使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治疗8天,乏力、腹胀等症状全部消失,清晨散步2公里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连续服药4周后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中的白蛋白完全恢复到正常范围,血红蛋白由治疗前的3.5克升高到8.5克,尿蛋白由阳性(2+)转为阴性,肝脏B超检查无腹水。因为症状明显的改善,食欲大增,体重由治疗前的60公斤升高的67公斤。
【病案编号:01041301】患者张某某,男、72岁,辽宁省兴城市某政府机关退休干部。2001年5月15日,因:“周身无力,食欲减退伴有肝区疼痛6天”,在北京北医三院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脏功能亢进,晚期原发性巨快型肝癌。在北医三院前后接受6次介入治疗加化疗。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却呈进行性加重,频繁的出现发烧、恶心、呕吐,厌食已经是达到了极点,就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整日卧病在床。2001年开始接受单纯的使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治疗。连续服药3天,症状明显的减轻,连续服药7天,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可以从自己家的3楼独自下楼散步,连续服药2周,可以散步1公里,无任何的不适。当中国《当代护士》杂志社记者冯蓉采访这位晚期肝癌老人时,在屋子内的5个人当中竟然找不到哪位是晚期肝癌患者。这位老人兴奋的告诉记者:“李大夫和池大夫的药,简直就是神药”!
【病案编号:01010401】患者曹某某、男、85岁,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某部高级离休干部(老红军)。2001年6月3日以“头晕、乏力、腹胀伴双下肢高度浮肿2个月、加重7天”为主述来诊。即往:慢性乙肝病史不详,慢性丙肝病史8年。1990年5月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发现肝硬化。8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后又患丙肝。查体 :面色晦暗、结膜苍白、巩膜黄染、发育正常、营养差,心音强弱不等。腹水大量、双下肢高度浮肿。辅助检查:全血减少,腹部CT和超声波检查提示:肝硬化(肝脏明显萎缩)、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内巨大血拴形成,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心电图:心房纤颤、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1、 慢性乙肝; 2、慢性丙肝; 3、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4型);4、门静脉高压并门静脉内巨大血拴形成; 5、脾功能亢进; 6、腹水(大量);7、冠心病 ;8、心房纤颤 ;9、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 ;10、胆囊切除术后。该患者在北京301医院南院曾经反复接受治疗数年,虽然经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中、西医肝病专家给以诊断、治疗,但病情仍然呈进行性加重,以至于已经通知上级和家属准备料理后事。2001年6月4日开始接受“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治疗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药2天后,双下肢浮肿出现消退、腹水减少、腹胀减轻。连续服药7天后,双下肢浮肿完全消除。连续服药10天后,超声波检查:腹腔内仅有少量腹水。6月17日因为感染而出现发烧、腹痛、腹泻,导致病情出现反复,腹水及双下肢浮肿复又出现,继续接受治疗,同时给予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及其它对症治疗药物,病情很快缓解。6月29日复查血常规:血色素由用药前输血后的4.0g/L,上升至8.6g/L,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体重增加3公斤。6月30日晚,老首长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党的重要活动时,不用任何人搀扶,直接步入人民大会堂,就座于主席台上。回来后兴奋的告诉李文侠医师:“我走了那么多的路、上台阶、又走上主席台,我心不跳、气不喘”。老首长高兴地挥毫泼墨即兴做了一首诗:“艺精妙手 药到病除 乃神药也 功德高尚”,派人裱好后送给了二位医师。
【病案编号:01060703】患者汤某某、男、30岁,湖北省云梦县来京务工农民,在北京302医院检查确定为:慢性乙肝“大三阳”,肝脏超声波检查提示:弥漫性肝损害。接受治疗2周,症状全部消失。连续服药48周,复查乙肝五项,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HBV-DNA持续性转阴,肝功能正常,随访至今无复发。
【病案编号:01061901】患者冀某某、男、38岁,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人,建筑工程技师。有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家族史。2000年春季开始出现腹胀、全身无力伴有肝区疼痛。曾经在北京地坛医院、北京302医院反复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呈进行性加重。到了2001年2月在北京302医院住院治疗近4个月,肝脏超声波和CT检查后,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脾大、脾功能亢进。因为病情没有明显的好转,经过朋友介绍找到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经过32周精心的治疗以后,再到北京302医院复查肝脏CT,肝硬化和食管静脉曲张等CT改变,已经是全部消失,HBV-DNA转阴【无复发】,肝功能全部正常。
【病案编号:01071902】患者冀某某、男、9岁,北京市通州区人。2001年7月19日以“反复性乏力、食欲不振三年,加重1年”为主诉来诊。该患者三年前开始,时常感觉全身无力和食欲不振,休息后全身无力可缓解,食欲差,时有恶心,但无呕吐。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肝炎、乙型、活动性。曾经在北京地坛医院、北京302医院等多家医院接受治疗,但是病情始终无明显缓解。2001年5月28日再次到北京302医院检查:1、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2、肝功能:ALT171u/L、AST120u/L。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诊。既往:慢性乙肝病史不详,家庭中父亲、两个姐姐均患有慢性乙肝,其父亲已患肝硬化,呈明显“家庭聚集”现象。连续服药2周,全身无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连续服药4周,全部症状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连续服药42周,B超检查肝脏形态结构均已正常。连续服药64周,乙肝五项定量检查: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 HBV-DNA持续性转阴,肝功能稳固正常。
【病案编号:01080301】患者李某某、女、43岁,吉林市延吉市人,某国有邮电企业职工。1994年在延吉市传染病医院经过系统的检查后,被确定诊断为: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2000年和2001年7月,因为2次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延吉市医院和北京302医院都是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接收治疗2周,所有的症状全部消失,连续治疗34周后,在吉林省延吉市医院检查:肝功能正常、超声波检查门静脉恢复正常,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完全消失。
【病案编号:01091002】患者张某某、男38岁、辽宁省葫芦岛市锌厂工人。有慢性乙肝垂直传播的家族史,母亲病逝于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2001年9月1日在当地葫芦岛市医院经CT、MRI、肝脏B超和肝功能等项综合检查后,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伴有肝内大节结【直径4公分】,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连续服药3天,症状明显减轻,连续服药2周,所有的症状全部消失,面色红润,食欲和体力都有明显的增加。连续服药17个疗程后复查:1、肝功能全部正常;2、HBV-DNA持续性转阴;3、肝脏超声波检查:肝脏内4公分大节结已经回缩到1公分,门静脉由1.4cm回缩到1.1cm,脾脏厚度由4.4cm回缩到3.8cm。
【病案编号:01101701】患者庞某某、男、36岁,河北省蔚县、西和营镇人、下岗职工。2001年10月17日以“面色晦暗6个月,重度乏力伴肝区疼痛1个月”为主诉来诊。患者曾在半月前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于北京解放军302医院。10月9日住院时行腹部CT检查发现,在肝右叶后段可见大片不归则异常密度影,占据肝右叶后段大部范围。CT诊断提示:1、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95.57mm X 83.61mm);2、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3、肝硬化、脾大 ,胃底静脉曲张。住院治疗半个月,病情无好转。2001年10月17日开始应用 “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次服用胶囊5粒,每日3次。连续服药3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重度乏力和肝区疼痛明显减轻,食欲明显增加,连续服药30天后,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服药3个月后,2002年1月12日在当地蔚县人民医院复查,CT检查提示:肝右叶后段巨大肿瘤缩至55mm X 55mm。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近10公斤。
【病案编号:01111301】患者李某某、男、38岁,吉林省东风县人。2001年11月13日以“腹胀、腹泻伴周身乏力2个月”为主诉来诊。即往:大量饮酒史19年。辅助检查:(1)肝功能AST180u/L、 r—GT386u/L、AKP230u/L。(2)肝脏超声波检查:酒精性肝硬化并中度脂肪肝、脾轻度增大。11月15日开始接受治疗。连续服“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每次服用胶囊5粒,每日3次,3天后症状明显缓解。连续服药7天后全部症状消除。连续服药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完全正常。超声波检查肝、脾,完全正常。
【病案编号:02010502】患者林某某,男、58岁,北京市丰台区云岗人,退休工程师。患者与1987年5月在健康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有慢性乙肝,因为肝功能接近正常范围,自己又没有什么症状,所以没有进行治疗。2002年2月,因为出现乏力、饭后腹胀等症状,到北京302医院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查后,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接受华泰康宁的药物治疗。连续治疗56周,患者再到302医院复查:除肝功能早已经是完全正常以外,肝脏CT扫描肝硬化的影像学改变,已经是完全消失。
【病案编号:02042501】患者朱某某、男、68岁,河北梁平县巴克什营镇人,农民。家中直系亲属中有多人患有慢性乙肝肝硬化。本人因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脏功能亢进,腹水等疾病,于2000年初至2002年2月,曾经先后在梁平县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市煤炭总医院接受诊治。2002年4月25日,经患者介绍,开始接受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四效合一”治疗技术。患者连续服药3天,腹胀减轻,尿量增加到每天2300毫升,浮肿开始消退,体力增加,食欲增强。连续服药3周到家中随访患者,浮肿和腹水全部消失,巩膜黄染基本消失,肝功能基本正常。患者面色红润有光泽,完全是一位健康人。
【病案编号:02063002】患者刘某某、男、34岁,辽宁省葫芦岛市、缸屯镇,农民。以“反复性乏力、食欲减退伴腹胀、腹泻2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前来求治。该患者曾于1992年8月因胃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而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中输血800毫升。出院后20多天出现重度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伴巩膜及全身黄疸。再次住院经检查后确诊为:急性丙型肝炎。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虽经不间断的治疗,但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2002年6月21和24日在当地市中心医院行肝、胆、脾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肝脏有弥漫性病变、门静脉高压、脾脏增厚,临床诊断:慢性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咨询。患者连续口服“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每次服用胶囊4粒,每天服用3次。14天后,腹胀、乏力、腹泻等症状全部消失,食欲大增。经过近3个月的悉心指导治疗后,复查:门静脉内径由治疗前的13毫米下降到11毫米,脾厚度由原来的52毫米下降到44毫米,肝功能正常,体重增加了5公斤。连续治疗51周,HCV-RNA转阴,肝功能正常,肝硬化发生部分逆转,病情稳定,随访至今,一直从事于正常的体力劳动。
【病案编号:02071803】患者武某某、女、50岁,河北省藁城市兴安镇、菖德村人,农民。2002年7月1日患者以:慢性乙肝肝硬化,伴有重度乏力、大量腹水、贫血、上消化道出血,下肢瘫痪等症状再次就诊于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入院后经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1、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静脉高压症、腹水(大量)、脾功能亢进,4、上消化道出血,5肝性脊髓病。该院接治患者后,立即给予:输注新鲜血浆、全血、白蛋白多次,静注速尿每日60毫克,同时给予保肝、抗感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等对症治疗,但是病情毫无缓解。在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第18天出现双下肢瘫痪。医院建议患者出院,出院前给予放腹水3000毫升,同时给予60毫克速尿静脉注射后出院。2001年7月18日李文侠医师接到这位患者后,立即给予“四效合一”的中药方剂口服,每天3次。第5天开始给予输注白蛋白共20克,速尿60毫克。当腹水减少、下肢浮肿减轻第10天后,回家继续使用以“四效合一”的中药方剂为主的综合治疗。20天后腹水和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可以扶墙在地下行走。治疗40天后,腹水和浮肿消失,已无下肢瘫痪,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连续服药8个月后,李文侠医师亲自到患者家中随访,除下肢活动稍有影响外,所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正常,患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近10公斤,和治疗初期相比,判若两人。
【病案编号:02073101】患者段某某、男、43岁,河北省承德市、双丰寺镇人、农民。2002年6月5日,该患者因出现:“重度乏力(连50米的路都无法走完)、腹胀、消瘦、颜面暗黄1年,加重1月”而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在化验过程中发现除肝功能明显异常外,AFP(甲胎球蛋白)明显异常增高达505.8ng/ml,医院高度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早期),并嘱其2周后复查AFP。7月15日再次复查:AFP346ng/ml。经附属医院三内科会诊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早期)。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除了重度乏力有所缓解,其他的病情未见好转。出院后经人介绍来北京找到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
单纯应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次服用胶囊5粒,每日3次。3周后,患者重度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基本消失。连续用药12周,复查AFP由原来的505.8ng/ml,下降到35.4ng/ml。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消失,体力完全恢复,食欲大增。连续用药5个月后,患者体重增加8公斤,肝功能恢复正常,AFP基本正常,乙肝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患者从2003年4月开始就已经从事正常劳动至今,身体无任何异常。
【病案编号:02081001】患者李某某、男、47岁,河北省邯郸市某新闻媒体主任记者。患者于7年前自觉无明确诱因出现全身重度乏力、腹胀、厌油、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曾在当地市传染病院确诊为慢性乙肝,住院治疗50多天,病情好转后出院。此后在当地邯郸市医院,传染病医院,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北京302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但是病情仍然呈进行性加重。2002年7月10日,当地市医院超声波检查:肝内回声粗、呈条索状,肝内管系结构显示不清,门静脉主干内径12mm、脾静脉9mm、脾厚度60mm、脾门静脉迂曲扩张。结论:肝硬化、脾重度扩张。临床诊断:1、慢性肝炎、乙型、(活动性);2、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
给予该患者应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每天3次口服。连续服药3天,自诉乏力、腹胀等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明显增加。连续服药18天,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巩膜和全身黄染基本消失。连续服药8周,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超声波检查:肝脏表面光滑、肝脏内回声稍增粗,门静脉、脾静脉恢复正常。连续服药12周,复查血常规:原来在治疗前异常的白细胞、血小板等完全恢复正常,HBV-DNA转阴。该患者连续服药5个疗程后,自行停止治疗2年1个月,随访结果无任何临床症状再出现。
【病案编号:02082801】患者刘某某,女、30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在职职工。患者在1996年在本院检查为慢性乙肝。2000年开始出现牙龈出血,面色晦暗,在本院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2002年开始在本院,牡丹江市医院,北京解放军302医院等多家医院接受治疗。病情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1、肝功能:总蛋白53克/L、白蛋白22克/L;2、HBV-DNA5.67x105;3、乙肝五项检查:小三阳;4、肝脏B超显示:肝脏表面不平,肝脏实质回声增粗,有结节,脾脏增厚57mm,脾静脉增宽到10mm。腹腔内有腹水。临床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晚期,肝功能失代偿阶段,门静脉高压症、腹水。2002年9月1日开始接受华泰康宁的治疗。连续服药3天,乏力和腹胀有所减轻,连续服药3周,所有的症状消失。连续服药4周,腹水全部消失。连续服药28周后,于2003年4月2日,再次到北京302医院复查:HBV-DNA转阴,肝功能正常。因自己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自行停止治疗。随访观察至今,身体无异常。
【病案编号:02083001】2002年8月30日:患者陶某某,男、28岁,河北省唐山市某国有企业工程师。20年前发现有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曾经多次给予治疗,但是,慢性乙肝没有得到治愈,反而是病情进一步加重,2002年8月29日,在当地的县医院经过CT检查,确定诊断为肝硬化。肝脏超声波检查提示:肝脏内有多发性的小结节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增大。2003年3月11日,在北京302医院超声波检查也是诊断为肝硬化。经过48周的治疗后,再次到302医院和当地的丰润县医院CT检查和肝脏超声波检查,肝硬化均已经是消失。HBV-DNA持续性转阴。
【病案编号:02091302】患者万某某、男、43岁,江苏省、无锡市郊区人,当地著名乡镇企业家。2002年7月,因大量饮酒后出现重度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而住院于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经过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最终确定诊断为: 1、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当地医院给予大量输注新鲜血浆、全血、白蛋白、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后,病情仍呈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已向家属下病危通知。为了救治患者的生命,家属直接乘飞机来到北京,寻求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新的治疗方法。两位医师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服药3天后,自觉重度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减轻,连续服药13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明显恢复,并脱离生命危险。连续服药30天后出院回家。患者出院后2个月、6个月、11个月分别进行随访,患者除工作一天偶有乏力(休息后即消失)外,其他症状全部消失。
【病案编号:02100803】患者柯某某、男、26岁,湖北省黄梅县人,某局干部。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诉来我研究所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该患者于2001年7月16日在当地黄梅县医院住院期间排出黑色“柏油便”,进而诊断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虽经止血、保肝、抗病毒等综合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2001年10月31日又发生两次大呕血,再次住院治疗20天,出血停止后出院。曾经先后在上海市传染病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多家大医院进行诊治,均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除继续给予保肝、抗病毒治疗外,又在武汉市协和医院给予部分脾脏栓塞治疗。但是至2002年8月30日,这期间又曾经多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精神状态极差,乏力、腹胀等症状反复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
给予该患者单纯服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连续服药3天后,患者自觉乏力、腹胀等症状开始减轻,食欲明显增强,睡眠有所改善。连续服药3周,所有的临床症状消失,面色红润有光泽。连续服药7周后复查B超:脾静脉内径由治疗前的11mm回缩到8mm,脾厚度由治疗前的52mm回缩到46mm。血常规:白细胞由治疗前的3.02x10的9次方,恢复到正常的4.9x10的9次方,红细胞由治疗前的3.83x10的12次方,恢复到正常的4.71x10的12次方,血红蛋白由治疗前的102g/L,恢复到正常的145g/L,血小板由治疗前的63x10的9次方恢复到87x10的9次方。患者连续治疗30周,再次到武汉协和医院复查:1、血常规检查除血小板仍有些偏低外,其余全部正常。2、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3、腹部CT扫描: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内血管影规则,肝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脾大7个肋单元,脾下级可见栓塞影。CT结论:脾大、脾脏部分栓塞术后改变。患者连续治疗8个疗程后,随访至今无异常。
【病案编号:02101501】患者张志兴,男、54岁,河北省围场县腰占乡某农村小学教师。因为:慢性乙肝、肝硬化终末期,伴有顽固性腹水,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等疾病,曾经在围场县医院、中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解放军302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过系统的治疗,每次经过治疗以后,病情都会出现一些好转,但是却仍然是呈进行性加重。经患者介绍,再次来到北京找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给予治疗。经过2周治疗,患者的所有症状消失,腹水出现明显的减少,经过8周的治疗,腹水全部消失,肝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范围。后来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无力进行系统的治疗。在2年后去世。【注:凡是直接写患者真实姓名的,都是治疗前与研究所签订协议的】
【病案编号:02110702】患者孙和【该患者和我们签订过协议,可以把他的真实姓名公开】、男、39岁,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乡叶营村(原村支部书记)人。9年前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1999年病情加重并出现中等量腹水,当时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6个月前,病情加重,出现重度乏力,食欲明显减退,腹大如鼓(超大量腹水所至)伴全身高度浮肿,走路困难。到当地滦平县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石家庄河北歧黄肝病研究所等处诊治,均被告知属于肝硬化晚期,门静脉高压症伴有顽固性腹水、腹膜炎,无有效药物治疗而不予收治。患者此时已是超大量腹水,腹围已经达155cm。患者及家属在打听到当地的一位晚期肝硬化患者曾经在李文侠、池艳君二位医师所开办的研究所接受治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抱一线生机前来寻求新的治疗方法。首先给予患者“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次服用胶囊6粒,每日3次,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每日10克(共50克),第6天放腹水1500毫升,同时腹腔内注射药物,静脉滴注利尿药,24小时利尿量:白天为5500毫升,夜间为3500毫升,利尿加放腹水总计10500毫升。这些腹水排出后患者于第2天无任何不良反应,食欲好,自觉腹胀、乏力明显减轻,夜间可以平卧入睡,但仍然是腹大如鼓。第7天后,继续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口服“四效合一”中药方剂,连续治疗4周,患者自觉精力充沛、全身有力,腹水已经全部消失。连续治疗52周后停止治疗。患者在北京务工至今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病案编号:02111301】2002年11月13日:患者梁某某、男、19岁,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人,天津市某大学学生。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19年,系垂直传播感染引起。3年前出现全身无力,运动时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伴有齿龈出血。当时因为没有注意而未给予治疗。6个月前全身无力症状加重并出现恶心、但无呕吐,食欲减退。2月前因感冒发烧,食欲减退症状更加明显,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少了10公斤。1个月前,因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腹水而被迫辍学。曾先后在北京地坛医院、沈阳市传染病医院和本溪市传染病医院经检查诊断为:1、慢性肝炎、乙型、活动性;2、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腹水。先后在上述几家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不满意,几家医院的医生告诉患者家属:这种病无法治愈,经过治疗后只能缓解。
给予“四效合一”中药方剂每日3次口服治疗。患者连续服药3天,自觉腹胀、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明显增加伴有饥饿感,面色开始出现红润,服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连续用药3周,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用药4周,复查: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乏力、腹胀、食欲减退、齿龈出血等症状全部消失。患者面色红润,食欲明显增加,体重基本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患者连续用药5周,于12月19日在当地医院复查B超,与11月3日B超结果相比较:散在小结节样低回声影像已经消失,门静脉主干内径由14mm回缩到13mm,脾厚度由52mm回缩到49mm。患者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于2003年2月21日到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再次复查彩超:肝被膜“锯齿”样和肝内“结节”样改变再也未出现,脾厚度由最早的52mm回缩到42.5mm,脾静脉回缩到6.5mm,彻底打破了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可逆转、不可以治愈”的神话。
【病案编号:02112601】患者孙某、男、55岁,河北省隆化县、十八里汰村人,隆化县供销社退休职工。患者于1个月前自觉无明确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伴肝区不适,休息后乏力可缓解,无恶心呕吐,食欲基本正常。半月前出现前胸、后背持续性胀痛,并向右肩放散。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胆囊炎、肝大原因待查,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明显疗效。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做CT、 MRI检查,经该院消化内科和肿瘤科会诊后确定诊断为:胆管细胞癌。为求进一步诊治又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定诊断为胆管细胞癌,因无力承担手术费、医药费,转而来我处寻求治疗方案。
给予该患者单纯应用“四效合一”中药方剂连续口服,每次服用胶囊5粒,每日3次。连续服药2周后,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口服4周后,除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外,患者面色红润、有光泽,体重和饮食都明显增加。连续服药12周后自行停药136天,再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CT室误认为胆管癌术后(事实上并没有做任何手术)。患者为了巩固疗效,再继续服药12周后停止治疗。随访至今无任何临床症状发生。
【病案编号:03031202】患者唐某某,男、52岁,上海人,在北京市某大型外资企业任总工程师。1993年健康体检发现有乙肝病毒携带,未给予重视,也未曾治疗。平时喜欢饮酒,每天大约2次,每次喝啤酒2-3瓶,多时5-6瓶。2002年10月,在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传染病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过系统的检查,均被确定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超声波检查提示:肝脏表面包膜欠光滑,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呈结节状,肝脏内血管显示欠清晰。肝脏CT检查:肝脏体积略缩小,肝裂增宽,边缘呈“小波浪状”,各叶比例失调。超声波和CT检查结果均诊断为肝硬化。该患者经过32周的治疗以后,再次回到上海长征医院进行CT检查,肝硬化的改变已经是全部消失。
【病案编号:03032401】患者李某某,男、50岁,辽宁省兴城市东辛庄镇人,农民,村干部。因患有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于1999年9月20日和10月2日,在当地的市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解放军302医院检查:B超显示:肝脏体积缩小,形态失常,包膜欠光滑,呈“锯齿样”改变,肝脏实质内回声增粗、增强,呈小结节样改变,肝前腹水56mm,脾前腹水49mm,下腹部腹水46mm。临床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晚期、肝功能失代偿阶段,门静脉高压症、腹水。2003年3月26日开始吃药,在仅仅是单纯给予“四效合一”中药口服4周的治疗后,2003年4月23日,患者在当地的兴城市医院检查:肝功能中的白蛋白恢复到45.2克/L,乙肝病毒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这是十分少见的】腹水全部消失。患者此前所有的症状消失,自觉全身有力气,食欲大增。十分可惜的是:患者仅仅是治疗了16周,就因为家庭困难,自动放弃了治疗,在1年后,因为病情复发而去世。
【病案编号:03033002】患者闫雪、女、34岁,辽宁省葫芦岛市炼化总厂职工。1991年9月20日,因突然出现明显的全身乏力而在当地的市医院诊断为:急性乙肝,“大三阳”。曾经住院1个月,好转后出院。1992年再次以慢性乙肝住院治疗1个月。2003年2月25日,因为重新出现症状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2医院诊治。B超提示:肝脏包膜欠光滑,肝内回声有“索条样”和“小结节样”改变,肝脏内血管显示不清晰,脾脏厚度4.5cm。临床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华泰康宁给予这位患者24周的治疗以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检查结果:1、肝功能全部正常;2、HBV-DNA转阴;3、乙肝五项定量检查:e抗原已经发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为小三阳】;4、肝脏超声波检查:脾脏厚度完全恢复正常,肝硬化的所有表现全部消失。
【病案编号:03041702】患者杨某某、男、57岁,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镇某学校教师该患者于2年前在当地营口市医院和鞍山市千山结核病院确诊为肺结核,并给予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1年多。患者反而出现明显乏力、腹胀、厌食,腰部不适并伴尿量减少。2002年9月3日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经过系统的检查以后,临床诊断为:1、药物性肝硬化(失代偿期);2、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胆囊炎;4、原发性肝癌待除外。患者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和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先后接受肝硬化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但是病情始终无明显缓解,反而症状越来越重。2003年4月18日,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给予该患者“四效合一”中药方剂口服,每次服用胶囊5粒,每日3次。连续服药3天后,自觉重度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减轻,连续服药2周,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连续服药3周,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连续服药12周以后,于2003年7月30日再到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查:1、血AFP完全恢复正常(血AFP由治疗前的244.00ng/ml恢复到治疗后的5.00ng/ml);2、r-GT由治疗前的158u/L,恢复到治疗后的121u/L;3、血肌酐(Cr)由治疗前的367.0mmol/L恢复到治疗后的288.0umol/L 。其余肝功能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4、肝、胆、脾彩色超声检查除仍有早期肝硬化(3个月前的CT检查结果是晚期肝硬化)的改变外,其余全部正常。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未再出现。
【病案编号:03051902】患者林某某,男、40岁,浙江省磐安县环庄村人。2000年在当地的医院检查发现患有慢性乙肝“大三阳”,在县、市、省三级医院接受治疗。2002年12月3日到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胆碱酯酶由住院初期的大于7000u/L,急降到2000u/L,在连续静脉点滴白蛋白的情况下,白蛋白仅仅维持在35克左右。北京地坛医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2003年5月20日开始接受华泰康宁的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再查肝功能,胆碱酯酶恢复正常【5781u/L】,在没有给予任何白蛋白的情况下,白蛋白恢复到恢复到正常范围【47克/L】。患者治疗1年后,自行停止治疗,2年后随访肝功能始终正常。
说明:胆碱酯酶在肝功能的检查中,比白蛋白更加重要和敏感,因此,是衡量肝功能是否处于失代偿阶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病案编号:05040501】患者焦某某,男、辽宁省沈阳市人,某剧团领导干部。2005年3月29日,在四川成都新津县中医院经过检查,确定诊断:慢性乙肝、肝炎后肝硬化晚期、肝功能失代偿阶段,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仅仅是服用华泰康宁的药品1个疗程,自觉症状很好,也没有做任何的检查就自行停止治疗。3个月后,在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诊断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亚急性肝坏死。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37.5u/L、谷草转氨酶【AST】64.9u/L、总胆红素【TBIL】292.4u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8.41umol/L、间接胆红素【IBIL】113.99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26.7%。在该医院进行积极的救治期间,因为治疗效果不佳,曾经再次服用华泰康宁的药品后,症状一度出现明显的改善。但是,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在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的情况下,竟然擅自出院。出院以后只是间断性服用华泰康宁研制的中药制剂3个疗程【90天】,最终因为无法进行综合性治疗,导致病情最终恶化后死亡。
病案分析:1、这例患者如果在没有发生肝坏死之前,连续接受华泰康宁的治疗,不擅自停药,极有可能不会发生肝坏死,(华泰康宁治疗各种肝病上千例,从来没有在治疗期间肝病患者发生肝坏死的情况发生)。2、发现时,患者已经是属于肝坏死晚期,使用普通的方法,已经是很难再救治了,在病情出现明显的好转情况下,本应该继续住院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再配合华泰康宁独有的治疗药物,患者极有可能转危为安。不幸的是,患者自行出院间断了极为重要的综合治疗,从而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病案编号:06021501】患者:张某某,男,53岁。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镇玉皇庙村人。退休教师。2005年11月在当地的县医院检查发现: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多发性】。曾经住院1个月,但是甲胎蛋白反而呈进行性升高从住院初期的大于100ng/ml,升高到大于400ng/ml,经该医院儿科专家、副院长介绍,开始接受华泰康宁的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以后【120天】,在该院请省肿瘤外科专家给予多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多发性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术后曾经进行一次化疗,但因出现乏力、腹胀、周身不适停止。一月后,2006年7月12日继续服用华泰康宁的芪参养肝胶囊。服药11月后:肝功正常,AFP4.5ng/ml,血糖5.73mmol/L,乙肝病毒HBV-DNA由治疗前的4.83x106,转为阴性【<5x102】,彩超检查提示:肝脏包膜光滑、肝内回声稍增粗、肝内血管影清楚、门静脉0.9cm,脾厚3.3cm。继续服药26个疗程复查:肝功、AFP、彩超、CT全部正常,NBV-DNA阴性。随访至今无异常。
病案分析:这是1例治疗极为成功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合并有多发性、原发性肝癌的病例。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医患之间的高度信任,患者从来没有怀疑过华泰康宁的治疗技术,这主要来自于介绍人本身也是肝病患者,因此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始终都是严格按照华泰康宁的医嘱进行严格的治疗;2、手术切除肝癌前的4个月治疗,主要是按照华泰康宁的治疗理念:首先提高患者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充分的利用大量增殖的免疫淋巴细胞首先清除那些散在的癌细胞,然后再利用这些免疫淋巴细胞把肿瘤严密的包裹起来【已经过手术后的病理切片证实】,防止肿瘤转移、扩散;4、根治性手术顺利切除肝内2个肿瘤;5、术后继续使用华泰康宁的治疗技术和专有药品进行:有效的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治疗,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有效的继续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清除乙肝病毒,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实践再一次证明:华泰康宁的治疗理论和治疗技术是完全正确的。
【病案编号:06021501】患者:孙某某、男、49岁,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教师。2001年3月以慢性乙肝就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开始服用拉米夫定33月。在此期间曾经自行服用广州产动物原素药(蛇毒、蜂毒、黑蜘蛛为主的中药制剂)3个月,益肝灵6个月,肌酐片、鸡骨草丸6个月。2005年10月7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彩超检查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肝内多发性占位、门静脉内栓子。住院前ALT 53U/L,AFP 100ng/ml,住院治疗一个月后除ALT正常外,AFP400ng/ml,血糖11.2mmol/L,彩超示肝包膜毛糙、实质内光点明显增粗增强、呈结节感,肝内血管影欠清,脾厚4.0cm。